目前分類:純轉貼 (1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老頂客:莫問悔 新頂客:別催生
2006/02/22
【記者張正莉】




頂客族(DINK)是一個由西方傳來的名詞,濫觴於1980年代末期,為「Double Income, No Kid」的縮寫,意指夫妻為雙薪收入、但沒有子女,在當時是十分新穎、不同於傳統概念的婚姻及家庭型態。


頂客族的形成與工業化、都市化、晚婚少育、個人主義抬頭及婦女工作能力提高等社會變遷趨勢有關。


但就個別情況而言,頂客族可區分為自願與非自願(不孕)兩大類,自願無子女的原因通常與個人經歷、價值觀、宗教信仰、對婚姻的看法等有關。




一九八七年四月廿日,美國「時代」雜誌刊出一篇名為「Here Comes the Dinks」的報導,正式宣告「頂客族」(Dinks)躍上時代舞台。轉眼十九年過去,這一群被定義為「雙薪、不生小孩」的時尚男女,相繼邁入中年期,「老頂客」的兩人世界是什麼樣的面貌?


台灣雖沒有正式的頂客族人數統計,但主計處的台灣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回答「婚姻中不需要子女」的比率,由八十七年的百分之一點七,升高為九十一年的百分之三點二。國內已婚婦女不生育的比率,也從八十年的百分之八,激增到九十二年的百分之廿。顯示,民眾對於婚姻與家庭的看法在「變」、人生的選項也更多元。


別人忙養兒 「我真慶幸」


「很好啊,我的朋友十幾年前就沒了社交生活,每天忙著接送小孩,現在還要為孩子參加學測而擔心。但孩子不一定領情,常常叛逆頂嘴;我很慶幸逃過一劫!」資深頂客族文敏這麼說。


台灣的出生率跌跌不休,少子化趨勢讓有些人擔心,並責怪起頂客風潮是「未能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始作俑者,關心台灣經濟生產力者不免怪罪中產頂客太過自私。第一代頂客族已到了為退休打算之際,回首年輕決定,是欣然或遺憾?


中年留學去 「無限自由」


「自由」是頂客族最大的優勢,他們比有孩子的夫妻,更能專注於自我實現。四十五歲的S先生和太太,各自在職場衝刺十多年,位居中階主管,房子、車子、銀子俱足,唯一遺憾不是沒有孩子,而是年輕時未圓的留學夢。今年,兩人決心提前退休,申請出國念書去。S先生說:「如果有孩子牽絆,我們不可能有這樣的決心。」


房子裡走來走去就兩個人,注意力太過集中,不會生膩嗎?沒有孩子當潤滑劑,夫妻關係不會緊張嗎?很有趣的,不少研究發現,沒有小孩的夫妻婚姻滿意度高於有小孩的夫妻,而自願不生小孩的夫妻更是如此。


沒孩子牽絆 「感情更好」


逛街時,四十一歲的H先生習慣性牽起太太的手,某次被朋友揶揄,「老夫老妻還牽手哦!」H先生理所當然回答:「從談戀愛,我就是這樣牽她,有什麼不可以?」他不認為,牽孩子的手叫幸福,牽老婆的手就是遺憾。文敏也認為,正因為少了為孩子的摩擦,還有相互依存的關係,她和先生的互動比其他有孩子的朋友更融洽。


國外學者曾做一項六年的研究,結果有幾項有趣發現:愈希望保持婚姻穩定的人,愈堅持不生小孩;教育程度愈高,愈堅持不生小孩;沒有明顯性別角色區分的人,較堅持不生小孩。


許多負面印象認為不生小孩的人是心理較不成熟、較自私的一群;正面思考則是他們比較純真、不失赤子心。


五十五歲的梅就覺得,不知是否因為沒有養孩子的經濟壓力,先生在工作上的挫折容忍度較低,一不高興就「換老闆」。但也有些研究發現,這和成人的自我發展有關,沒當父母的人也可以藉由其他形式,達到自我的成熟。




選擇可重來?「生子已晚」



人生許多抉擇可以重來,唯獨生不生這項,生育時鐘過了,難以逆轉。北醫婦產科主治醫師周遵善感嘆,不孕門診的女病患者,大約每五人就有一人年輕時曾「立志」不生小孩,等到四十多歲才來求助,但治療難度相對提高。


要當頂客,也要耐得住長輩與關心者的「催生」。「無論是我不想生,還是不能生,都不希望一一向親友報告!」H先生認為,不生也是人生「選項之一」,道德勸說或過多關心,例如熱心介紹送子靈廟、求子偏方,反而讓人不好受。


頂客價值觀 「該被尊重」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高淑清說,頂客族固然挑戰傳宗接代觀念,但心中自有一套價值觀與安身立命之道,應該被尊重;政府也該思索頂客族的社會福利問題,例如除了發放老人年金,也應該提出具體的老年照料措施,包括廣設安養院、老人公寓等,讓頂客族為工作打拚一輩子後,能夠安心養老。更何況,未來年輕人都不一定有能力照顧年邁的雙親。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孫中興說,「還相信養兒防老?錯,現在恐怕是『養老防兒』!」孫中興表示,老年化社會來臨,問題已經不在個人有沒有生孩子或生幾個孩子的層次,而是政府應該前瞻規畫,將資源更公用化與合理化。例如每月對個別老人發放三、五千元作用不大,不如把整筆預算拿來落實社區互助等,以社區為單位,有專人為獨居長者送飯、定期探望、協助醫療等,效果更強。


【2006/02/22 聯合報】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眼球概念股 全面發燒!
商業周刊 第949期 文/吳修辰
2006/2/1

2006年台股大預測
當人類的眼睛習慣了精緻的影像,將難以走回頭路。如果連郭台銘的鴻海集團布局都緊抓住這個趨勢,那麼你更不能不知道,如何抓住2006年科技產業的眼球世代趨勢!

商周第949
出刊日2006.1.30
一月五日開始的二○○六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展(CES)會場,這場盛宴吸引了二千五百八十家公司參展,湧入十五萬人潮。高盛證券亞太區科技策略研究部主管金文衡也特地從台灣飛到拉斯維加斯,感受今年科技產業的趨勢。他在CES一連待了四天,走遍各大展覽館,超大尺寸的液晶電視凌駕電漿電視、可以當電視的手機以及數位家庭產品圍繞在金文衡四周。
從拉斯維加斯到上海昆山 液晶電視、3G手機、遊戲機正當紅
兩天後,金文衡在美國發出第一手科技趨勢報告,點出三項最重要的科技產品:一、平面電視大尺寸化,尤其液晶電視有後來居上之勢;二、手機將進入3G時代,尤其諾基亞預測3G手機價格降到五百美元之後將大量起飛;三、數位家庭成新趨勢,遊戲機在微軟、新力推出新產品,逐漸成為家庭娛樂中樞。
金文衡的科技趨勢報告中,CES八項主要消費性科技產品,六項圍繞在影像,預告消費性電子發展將圍繞在「看」的眼球世代。
場景轉到上海近郊的昆山工業區。一月十三日,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硬體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剛參觀完美國CES之後,帶著他的研究團隊直奔昆山與蘇州進行為期三天的拜訪行程。昆山與蘇州工業區裡,有超過上百家手機相關上下游零組件與組裝公司,到這裡走一遭,就幾乎可以知道全球手機產業的供需狀況。
三天內,走訪八家公司,令楊應超大感驚訝的是,這裡的手機工廠二十四小時開著燈,員工分三班二十四小時輪班。「如果看到員工閒閒沒事做,不是沒有訂單,而是等著缺料的零組件運回工廠,繼續加班。」楊應超說,不管針對新興市場的低階手機,還是配備雙鏡頭模組的高階3G手機,需求量同樣驚人。因此這些手機業者今年春節只能休兩天,就要持續加班趕工,以因應龐大需求。
二○○六年一開始的兩個星期,從最前端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性電子展,到中國大陸的手機聚落。高盛、花旗環球兩大科技研究主管飛越北美洲與亞洲大陸,從一個地球的兩端,確認了今年最熱門的科技股產業趨勢,將落在手機、液晶電視,及今年進入換機潮循環的遊戲機產業,環繞在人類視覺享受的科技上。
今年集團營收將挑戰一兆二千億元的「代工之王」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早已看到眼球世代的來臨趨勢。
三年前鴻海著手成立群創光電,投入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當時國內五大面板廠還在獲利邊緣掙扎,引來外資法人擔心鴻海將陷入燒錢競賽的夢魘,但是郭台銘卻是力排眾議,有著不同見解的郭台銘說:TFT-LCD要滿足的是人的「eyeball」,眼睛的東西叫精神食糧,人的眼睛有看各式各樣資訊的需求,而且會越吃越刁,就像手機一旦從黑白的換到彩色後,就不會想再換回黑白的手機。
人看螢幕,也是從小的看到大的,將來只要消費者看過數位液晶電視之後,就不會再想回去看傳統電視,所以在information age(資訊時代)對於display(顯示)的需求量相當大。
就這個發展來看,鴻海在3C產業中沒道理不進入TFT-LCD。對鴻海來說,我們有導光板以及其他周邊產品、機構、模具,這些有貢獻的東西,所以我們需要了解這項關鍵零組件的技術,這些周邊的東西才能發展得好。
TFT-LCD是information age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電視需求的面積大,甚至未來在火車上的廁所門口也會有一塊面板,讓你知道上廁所的狀況。TFT-LCD會是一個很重要、快速的傳遞工具,因為眼睛的需求是無限大的。
郭台銘對眼球世代的洞見,已經在今年科技產業三大主流成長產業發酵。
手機市場將只剩高階與低階產品
昆山、蘇州手機工廠二十四小時的運作,為的是滿足全球兩大手機龍頭諾基亞與摩托羅拉,引領全球手機使用者對手機使用的改變。去年全球手機出貨量近八億支,高盛證券預估今年上看九億三千萬支。整個手機市場呈漏斗狀,只有高階與低階,中階價位產品幾乎沒有生存空間,原因也在眼球的吸引力。
一月十九日股價持續看漲的華寶科技尾牙上,華寶董事長陳瑞聰預估華寶手機出貨量上看六千萬支,比去年成長六○%。華寶的訂單來自摩托羅拉搶攻新興市場的低階手機,但這些大量的手機成長,不再只是單調的黑白螢幕,而逐漸換上了令新興市場也難以忘懷的彩色螢幕而大量成長。今年新興市場的手機約有五億支,占整體手機市場五二%。
高階手機不是帶上具有視訊功能的3G題材,就是畫素越來越高的照相手機與錄影手機,影像功能驅動著手機產業帶出換機的潮流,引發了新一波的成長與換機趨勢,更創造了台灣的新股王與股后。
高盛證券看好今年3G手機將占營收比重兩成的宏達電,目標價上看九百元,創下台股外資目標價新高;而摩根士丹利證券因而看好生產手機相機的大立光電,目標價上調至七百二十八元。受惠高階手機市場的發展,宏達電與大立光成了台股目前唯二股價超過六百元的股王與股后。
環繞著眼球世代的終極科技產品,就是液晶電視取代傳統電視的潮流,而液晶電視售價的甜蜜點,今年也終於出現。
液晶電視價格甜蜜點今年終於出現
專業資訊產業研究機構——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指出,現在三十二吋液晶電視已跌到一台一千七百九十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五萬七千元),約等於台灣人平均月薪的一‧五倍,已經到了令消費者可接受的魔術數字。這只是開始,陳清文預期三十二吋液晶電視年底將跌到一千美元,這個跌價趨勢將推升液晶電視銷售量,讓液晶電視今年出貨量達四千二百四十七萬台,比去年成長一倍。
價格下降,推升液晶電視銷量,只是表象。液晶電視的興起,也在慢慢改變面板產業的循環。
巴黎證券面板分析師蘇穀祥指出,過去看面板產業的供需關係,已經在液晶電視出現後,產生實質改變。過去八○%面板用在個人電腦相關螢幕,但液晶電視吃掉的面板面積是個人電腦時代的倍數以上,例如一片三十二吋電視面板,相當於耗掉三片十五吋液晶螢幕。液晶電視消耗面板產業的速度與複雜性,正改變外界評估面板產業的邏輯與思維。
蘇穀祥點明今年應該重壓專注電視面板的奇美電,今年每股盈餘將超越友達,目標價更上調七十一‧五元。
巴黎證券更預估,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到二○○九年,就會接近一億台大關,也將取代個人電腦產業,成為台灣科技產業的新主軸。
由液晶電視帶來的高畫質享受,將延伸成為家庭最重要的娛樂中樞。由英特爾與微軟帶動全球科技大廠推動的數位家庭還未成熟之前,最具代表性的娛樂中樞,就是今年進入五年一次產業循環的遊戲機換機潮。
遊戲機換機潮 將帶動三年大成長
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微軟推出Xbox 360之後,再加上今年第二季新力的PS3及第三季任天堂的Revolution,將炒熱今年遊戲機產業的熱潮。以歷史經驗觀察,在遊戲機推出的第二年,廠商開始降價以刺激銷售,讓遊戲機銷售量再創新高。因此台灣科技產業迎接的這波遊戲機換機潮,將是一段達三年的成長期。
新一代的遊戲機的吸引力,不再只是打電玩,它同時也是高畫質的影像輸出娛樂裝置,它的架構與運算能力更贏過一般個人電腦。尤其新力的PS3採取全數位訊號,比所有DVD播放機先進,而任天堂Revolution的遙控器可如武士刀般揮舞,與電視畫面中遊戲互動,充分滿足了人類的感官需求。
遊戲機產業五年一次大循環,受惠最大的將是鴻海集團。鴻海做新力PS3、正崴接微軟Xbox 360零組件,鴻準組裝任天堂Revolution,三足鼎立,牢牢抓住這個娛樂帶領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在看好鴻海下半年有新力與任天堂遊戲機商機,花旗環球楊應超在一月十九日應聲調高鴻海評等,目標價上看二百六十八元,再創所有外資券商評鴻海的最高價位。
今年「眼球概念股」,頻頻創下外資券商報告歷史新高價位,最佳操作策略將是第二季逢低買進,當手機、液晶電視與遊戲機第四季同步達到出貨量高峰後收割,將有二○%的報酬率。
當人類的眼睛習慣了精緻的影像,將難再走回頭路,「眼球概念股」更不能不投資。如果連郭台銘的鴻海集團布局都緊緊抓住這個趨勢,那麼你更不能不知道,如何抓住二○○六年科技產業的眼球世代趨勢!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富管理、證券分析、風險管理與不動產估價/四大證照擦亮金飯碗
【游正詔】
大學和研究所畢業生「趴趴走」,在金融職場上,光靠學歷競逐頭銜和高薪,愈來愈困難,取得證照為個人專業性加分,已蔚為風氣。只是近年金融環境瞬息萬變,琳琅滿目的證照,究竟哪一張最有價值?


金融環境瞬息萬變,不久前銀行拚消金業務時大量招募的業務員,在卡奴風暴後統統變成銀行裁撤部門、縮減業務下的「冗員」。也由此看出銀行的人力需求,往往跟著金融市場的發展而調整。

除了熱門職缺會變,金融業從去年開始掀起的整併風潮,今年在二次金改、金控年底前須減半的政策方向下,整併潮恐怕只會愈演愈烈,合併後為綜效考量,因業務重疊必須進行的整併、裁員都是勢在必行,因此,證照成為許多銀行員工證明自己身價和能力的方法之一。

只是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金融證照,究竟考哪一張最有價值?政大商學院院長周行一認為,興趣和決心是考照的基本前提。除此之外,如果證照帶來的專業知識還能順利應用在工作上,就更令人有考照的動力,只是要如何選擇與工作內容,或是與希望的工作契合的證照,考試前就不得不先關心金融環境的新趨勢。

「長青型」證照 財富管理、證券分析師

證照專家歸納,今年市場上較為熱門的金融證照,大致可分為「長青型」的財富管理、證券類證照,和因應新趨勢誕生的「需求型」證照,包括明年初即將上路的新版巴塞爾協定(Basel II),即風險控管類證照,和各項資產,無論是有形或無形資產證券化過程中需要的估價人員、估價類證照。

財富管理一直是近幾年微利時代下各家金融機構的主力業務之一,尤其在去年卡奴風暴的衝擊下,銀行今年勢必持續緊縮風險較高的個金業務,相較之下,風險低、靠手續費就能獲利的財富管理,將繼續成為金融機構的主力強打業務,相關部門的從業人員也可望持續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比如才一開春,就有國泰金、中信金、華僑銀和外商花旗銀、荷銀等金融機構宣布將大規模對外招募理財專員。此外,去年底金管會開放保險、證券業也可以從事財富管理,在在讓相關領域工作蟬聯熱門職缺。

市場上與財富管理有關的證照,除了由台灣金融研訓院推出的本土「理財規畫人員」測驗,已被多數銀行視為理專必備證照之一外,去年初誕生的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也逐漸受到不少金融機構重視。

不但有部分金控,如國泰金、台新金、復華金等砸錢補助行員考照,有些補助金額更達數十萬元,例如國泰金對考取後職員全額補助學費、報名費,還連續六年每月加薪五千元,更有華僑銀喊出財富管理部門一○○位CFP的目標,? i見CFP的當紅程度。

另一類長青型的證券領域證照,除了原本就被多數金融機構職員視為基本配備,前年十月分修訂的「證券投資顧問事業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更進一步要求以後在傳播媒體上講股解盤的從業人員,都須具備證券分析師資格,不具資格者也應於發布日起的三年內辦理補正。

也就是說,明年九月以前,喜歡報明牌的第四台投顧老師,或習慣在其他報章媒體對股市發表看法的分析師,全都要取得證券分析師資格。

除了國內的證券分析師,另一張多家金融機構同樣給予職員實質獎金補助的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CFA),由於國內擁有人數不到五百人,加上國際通用,在外商金融機構同樣吃得開,也被多數從業人員視為證券熱門的「頂級」證照之一。

「需求型」證照風控、資產估價類證照

Basel II明年即將上路,從愈來愈多金控銀行一、兩年前便開始設置「風控長」一職,可看出金融機構對風險管理的重視。不過在相對應的人才供給上,業界統計國內具備風險管理師(FRM)資格者,卻僅有三百餘人。

有鑑於國內相關領域人才不足,去年底台灣金融研訓院便開始舉辦本土的風控測驗,而且從去年研訓院第一次舉辦本土風控證照,就有八九四人報名來看,今年這股「風控熱」可望持續延燒。

最後一類可望在今年逐漸受到市場重視的,是和各項資產證券化有關的估價類證照。對銀行來說,透過估價可以評定擔保品的價值,而資產品質又決定銀行經營的好壞,在金管會祭出「三五八」逾放比標準等要求銀行改善資產品質的政策走向影響下,銀行將愈趨重視本身的資產品質。

此外,這一、兩年來以不動產為標的證券化的新金融商品大行其道,如不動產投資信託商品(REITs)這類商品的出現,也需要對不動產有估價專業的人參與。至於三十五號和三十四號等會計公報陸續上路,對資產和衍生性商品的估價需求也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                        ‧王文華

我最喜歡的一個英文字,是「Be」。

「Be」的意思是:是怎樣就怎樣、該怎樣就怎樣、不扭曲、不勉強。

「Be」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境界:一切的人、事,都處在最自然、最輕鬆、最不做作、最不費力的狀態。

我認識「Be」,要追溯到1970年。那年我三歲,什麼都不懂。那年五月,風光了十年的披頭四推出最後一張專輯:「Let It Be」。併肩作戰的好友反目成仇了,他們唱:

「 心碎過的人都同意,唯一的答案是

Let It Be

也許現在分手了,但有一天他們會重逢,唯一的答案是

Lt It Be 」

高中時第一次聽到這段歌詞,搞不懂「Let It Be」是什麼意思。到處問學長,沒人說得清。問補習班老師,他竟沒收了我的錄音帶,要我專心做模擬考題。似懂非懂之下,我用手抄下歌詞,塞進錄音帶盒子中,寄給郊遊聯誼回來後就不理我的女孩。她沒回我信,我一直記恨到大一。

這些年在國內和國外,感情和事業起起伏伏。當我最得意和最失意時,我會放這首歌。簡單的鋼琴前奏後,我聽到保羅麥卡錫的歌聲、約翰藍儂的合音、喬治哈里遜的吉他,和林哥史達的鼓。我一直不懂:就要解散的四個人,為什麼還能唱出這麼動人的歌聲?

唯一的答案是:Let It Be。順其自然,不再強求。不需過度感傷,也不需過度瘋狂。事情是這樣,就讓它這樣。人生是一個大循環,來日方長。

「Be」,就是回到最原始、最簡單、最自然、最正常的狀態。這聽起來簡單,很少人能做到。

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當我們發揮潛力時,也扭曲了自己。社會鼓勵爭權奪利,所以不管我們本身對名利是否有興趣,不管是否有追求名利的個性和條件,我們都一頭栽進了名利的漩渦。十年、二十年,我們成功了。卻身心俱疲、人事全非。那時再花大錢來放鬆紓壓,勉強回到「Be」。甚至去放鬆,都只是因為放鬆是一種流行。於是渡假還帶著電腦,一邊按摩一邊接手機。

終其一生,我們努力扮演定義狹窄的「成功者」。而不是隨遇而安,當一個海闊天空的「自由人」。

「成功者」若活得快樂,有什麼不好?可惜的是,身旁充滿了成功而不快樂,而且令周遭的人比他更痛苦的人。

「自由人」不會是媒體明星,卻是好伴侶。和他在一起輕鬆愉快,沒有負擔。你隨時來去,他不介意。他沒錢招待你,在一起要各付各的。但那種自立自強的快樂,遠超過七星級。

我常不解,為什麼「成功者」會不快樂?為什麼賓士車裏的夫妻,常擺著臭臉、各看一邊?為什麼俊男美女,常找不到終生伴侶,甚至用自殺來了結?

我沒有答案。我猜測在變成成功者的過程中,他們做了很多不開心的事。過度扭曲自己,就像彈性疲乏的橡皮筋,最後變成一個直徑很大、但失去功能的圓形。既不滿足於大而無當的外觀,又回不到小巧玲瓏的本性。

「自由人」也有窮困遼倒、跳樓自殺的。但縱使一毛錢都沒有,他們至少有一樣寶貴的東西,就是自己。他們不會動不動就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牢騷,他們百分之百控制自己的生活,就算要跳樓,也要選在自己最喜歡的餐廳。

「成功者」和「自由人」沒有必然的優劣,一切要看當事人的個性和際遇。選擇的唯一標準,是「Be」。

從古到今,老祖宗不斷宣揚「Be」:順其自然、水到渠成、順天應時、順水推舟……等等。上面任何四個字,都很難做到。而且除非到了六十歲,或是突然得了癌症,很少人會覺得「Be」有什麼好。從小受儒家教育、一心一意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我們,總是懷疑:「順其自然」跟「隨波逐流」有什麼兩樣?「鬆」跟「垮」有什麼不同?

如果把「Be」詮釋成整天無所是事、吃喝玩樂,那真是太小看「Be」了。「Be」並不是說人可以自暴自棄,不再動手動腦。「Be」是說人應該回到最自然的身心狀態,隨著每個人獨特的個性、興趣、品味、際遇,以最自然的節奏來生活。「Be」的人也上班,也繳稅,但不需要搶第一、趕流行,疲於奔命來附和社會統一的標準,或是加速形勢來提前獲取功名。

以瑜珈為例。瑜珈是一種「Be」的運動。它的動作,嬰兒或小孩可以輕易做到,但大人卻做得痛苦。為什麼?因為大人累積了多年的壓力和煩惱,慢慢與自己的身心脫節。瑜珈就是要讓大人恢復出生時呼吸自然的深度,和身體原始的彈性。

瑜珈要做的好,身體要「鬆」。「鬆」不是躺在地上,什麼都不動,那是「垮」,不是「鬆」。經過天災人禍,大人的身心都已變成廢墟。廢墟要「鬆」,必須要在身體、思想、飲食、作息等各方面不斷練習。練習花時間、花心力,絕不是無所是事、坐以待斃。

瑜珈中每一個鬆弛的動作,都需要某一個部位肌肉強勁的力量。比如說像蛙人操的「輪式」:人躺在地上,肚子朝天,身體像鼎一樣撐起來。手臂和腹部不用力,怎麼做得到?這種「鬆」,這種「Be」,靠練習,靠努力。

但如果把做瑜珈當趕流行,或是一定要跟旁邊的同學比個高低,那就不再是「Be」,而又變成扭曲。

我幾位「Be」的朋友都有朝九晚五的工作,偶爾也要應酬,喝一些言不由衷的春酒。但他們都有自覺,所以很快又能回到隨心所欲的生活。他們和一般人並沒有不同,也逛街shopping,也喜歡林志玲。只是講話慢一些(並且懂得傾聽)、電話少一些、吃得好一些、起得早一些。他們還是努力工作,但只做「Make Sense」的事。

這個「Sense」,是「Common Sense」。指受過教育、有工作經驗的人,對問題的常識性了解和本能的判斷。如果一件事讓有教育和經驗的人直覺感到「怪怪的」,需要腦筋急轉彎才能勉強了解或同意,做了之後還要不斷天人交戰、自圓其說,就表示這件事不Make Sense。只要覺得怪,就是有問題!有問題的名與利,通常會惹來一身腥。他們敬謝不敏。

我在史丹佛商學院的老師麥可雷去年出了一本《這一生,你為何而來》。書中說人要活得快樂並有所貢獻,在事業上應該「只做輕鬆愉快的事」。沒錯,這就是「Be」!但容我幫老師補充一句:有「底」,才有資格「Be」!

你若還只是學生,不管你覺不覺得輕鬆愉快,都應該努力學習。沒有底,一旦「Be」了就只剩空氣。但當你到了四十歲,如果每天上班都還痛苦萬分,天天加班卻仍一事無成,要不就是你年輕時沒努力,沒有底子。或是你根本選錯了行,坐錯了位子!Tiger Woods打球、林志玲走秀,都是渾然天成、輕鬆愉快的。多年努力的成果已經內化,他們不須用力,就可以天人合一。

「只做輕鬆愉快的事」,不僅適用於事業,也適用於愛情。我勉強地愛過,結果很痛苦。明明不適合,卻說服自己和對方要克服萬難,一切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明明分手了,卻一次又一次地復合,好像要證明人定勝天、真愛無敵。我沒有披頭四的瀟灑,該分開就放手。我深陷泥沼,該買單時卻繼續糾纏。我總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夠努力,一切都可以改變,甚至是彼此的心。

如今,我「Be」。相信與其刻骨銘心,不如福至心靈。我沒有變成不婚族,強迫自己相信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快樂。但我也沒整天泡夜店,輸入一堆不會打的手機。我好好過日子,認識新朋友,有好感的,傳個簡訊邀約,沒回音也無所謂,不會因此否定自己。約會時我不再像在主持節目一樣表演特技,只是解除武裝做自己。她喜歡最好,不喜歡就把我忘掉。我喜歡就邀她回我家,不喜歡就送她回她家。

對於愛,我「Be」,我「Ready」,但不因為我38歲就「欺負弱小」,或是「急功近利」。誰知道呢?也許我明天就結婚,也許我會變成一個孤單的老人。我擲出骰子,也許是「6」,也許是「1」,該怎樣就怎樣,「Be」!

我看自己,以及身旁「Be」的朋友,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名利與真愛,往往在我們最不期待的時間和地點發生。我們之間沒有人有一夜成名的好運,但也因此避免了曇花一現的悲哀。

反過來說,生離死別,也開始毫無預警地從背後拍我們的肩。過去拍肩只是住院,現在一拍就是永別。

對於這些無法預測的際遇,我們無從準備,只能順勢而為。怎麼「順勢而為」呢?就是接受自己的個性和環境,想清楚什麼工作讓自己快樂,認真地工作,同時過有品質的生活。我們每周工作五天、做一次瑜珈、爬一次山、吃一頓美食。有時間就出國玩、沒時間就留在台北看電影。我們到金山買知味鄉的玉米,到台電風力發電廠的風車下看海景,並且在心中偷偷記下:將來若找到女友,一定要帶她來這些浪漫的地方。若不幸早死,要囑咐把骨灰灑在前方的大海。

金山回來幾周後,我在同學會上聽人談起了我高中時暗戀的對象,那個我曾送她「Let It Be」的女孩。

「她結婚了嗎?」我興奮的問。

「她有兩個小孩了,現在在圖書館上班。」

當年的女孩,如今已是孩子的媽。她在圖書館工作,我成了作家。你敢說命運沒有在冥冥之中,安排我們重逢?同學告訴我圖書館的地址,離我家只有一站。

「想去找她嗎?」同學問。

「找她幹嘛?」另一位同學說,「都是歐巴桑了!」

「幹嘛把人與人看得這麼狹窄?」同學說,「做不成夫妻,做朋友不是更好!很多夫妻,沒像我們這麼快樂。」

我點頭。

同學把她的電話抄給我,「過年後去找她?」

我把紙條摺好,小心地放進皮夾。然後抬起頭說:「Let It Be。」

◎刊載於2006年02月19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誌漫畫家彎彎 苦悶一族知音


【本報記者張幼芳】
她叫彎彎,跟電視劇「星星知我心」的彎彎胡家瑋同名,童星彎彎靠電視紅遍大街小巷,這個彎彎,則靠網路紅遍海內外,她的MSN大頭貼及搞笑漫畫日誌,已讓她成為苦悶上班族代言人。
「忙」、「煩」、「爽」,一張張可愛逗趣的大頭貼像感冒病毒一樣在MSN四處蔓延。這一切始於七年級女生彎彎的漫畫日誌。
自稱文筆屬於「文盲」程度的彎彎,因為從小愛看漫畫、愛塗鴉,玩部落格自然「以畫代文」,生活點滴化為一幅幅漫畫,沒想到引起廣大回響,網友爭相走告,上班偷看彎彎部落格,看她上班發生什麼趣事,成了許多苦悶族一大樂趣。
二○○四年底,彎彎一時興起,做了「怒」、「爽」、「累」、「睏」、「閒」、「煩」、「熱」等MSN心情圖示,歡迎網友「喜歡拿去用」,回響更熱烈,她的部落格創下一天卅萬人次瀏覽,每則回應超過百則,至今部落格點閱人氣已突破一千三百萬。
去年,彎彎的部落格漫畫集成「可不可以不上班」一書,一舉躍進各大書店暢銷排行榜,還讓她獲選金石堂「二○○五年度出版風雲人物」,今年,不但與手機業者合作內建心情大頭貼、計畫暑假前出第二本書,還有許多廠商洽談製造心情娃娃等周邊產品。
彎彎的漫畫線條簡單:圓圓扁扁的光頭外星人,「一根」小捲毛,是與燙捲髮的本尊唯一聯繫。在漫畫中她與彎媽、彎哥、彎姊聯合搞笑,漫畫裡還有隻貪吃、耍迷糊的家狗「該該」,彎彎說,牠剛來時一直該該叫,故名,許多網友還特愛看牠登場。
至於彎彎本人,「就跟漫畫一樣」,她說,迷糊、少根筋,總是做一件、想一件,「我復興美工畢業時完全不會電腦,進了遊戲工作室後,才接觸3D動畫。」
她不愛看一大堆文字的書,卻成為暢銷書作者;喜歡研究恐怖電影,卻很少看;心情大頭貼擁有海內外粉絲,她自己卻不用;是個依賴鍵盤、超會寫錯字的e世代,卻討厭火星文,「有讀者寫火星文,我都裝死不回」。至於自己寫錯字的功力高強,「廢」會多兩點,「虐」裡面的山會倒向另一邊,連自己的「彎」,也寫錯廿幾年。
彎彎自認是個平凡上班族,出社會五、六年,不像外界認為的那麼「草莓」,「其實我不討厭上班啦!」講到上班經驗,最慘的是應徵動畫師,結果被當成工地小妹、每天從汐止騎一個半小時到北投上班,雖然半個月後宣告「陣亡」,但還是喜歡上班的安定感,如今在金融公司當美術設計,雖然紅也不打算開工作室,「我太懶,在家工作一定完蛋。」
彎彎的漫畫日誌網址是:http://www.wretch.cc/blog/cwwany

【2006/02/20 聯合報】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楊正敏】

雖然只是簡單的涮涮鍋,但鍋媽媽涮涮鍋除了熱騰騰的暖意,更可以吃到料理人的心意。

老闆陳昶佑7年前選在老社區裡開了涮涮鍋店,原本只是附近上班族、馬偕醫院醫護行政人員口耳相傳的私房店家,但老闆的用心與料理的美味,吸引客人遠道而來,訂位電話不時響起,就有老主顧嘆道:「涮涮鍋還要訂位,少見吧!」

鍋媽媽做出口碑有三大要素:肉質、湯頭和特殊食材。陳昶佑說,即使是大眾鍋,肉的成本也比一般涮涮鍋店高,雞肉和豬肉都是直接從肉商進貨,羊和牛更講究部位和品牌。

羊肉大眾鍋用的不是碎肉而是腿肉,牛肉則是美國安格斯黑牛(Angus),招牌的骰子牛,是切塊牛肉涮涮鍋,吃起來口感足又柔嫩。陳昶佑說,大飯店的牛肉都比不上。

豬肉則有現在最紅的松阪雪花豬,陳昶佑說,松阪雪花豬是豬頸肉,因為部位小,十分珍貴,又稱「黃金六兩」,但在這裡,只要360元。

陳昶佑更堅持全部的肉都是點菜後現切,避免肉因接觸空氣,口感變差。

除了對肉質的堅持,鍋媽媽也有許多特選食材,講究的態度直逼日本的「料理東西軍」,20公分以上的大草蝦、精選的軟絲仔、每天4小時手打的竹筒翡翠蝦漿和花枝漿,更是別家涮涮鍋少見的特殊料理。

就是餐後甜點,陳昶佑都不肯用紅豆或綠豆湯打發,而是端上每天自家做的咖啡凍。

現在不少店家以湯頭為號召,但陳昶佑認為,湯頭只是基本功。因此鍋媽媽開發了多樣化的鍋底,讓涮涮鍋更有變化,除了原味蔬菜外,還獨創美白低脂牛奶鍋,現在更開發出味噌、咖哩、麻辣、泡菜等鍋底。

而帶著義式靈感的「番茄肉醬」與全台首創的墨魚汁鍋,則是陳昶佑的精心傑作,尤其墨魚汁鍋,涮起海鮮更添鮮美,嘴裡充滿海的味道,喜歡嘗鮮的食客,不妨一試。

●美食指南
地址:台北市天祥路6號
電話:25314598
營業時間:11:00~15:00,17:00~22:00

【2006/01/12 聯合報】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市面上包括壽險、投資型商品、醫療險在內的保單琳瑯滿目,但一定要每種保險買透透,才算是擁有足夠的保障嗎?宏泰人壽總經理夏銘賢認為,買保險前應先分析需求,再個別考量單一事件引起的風險,評估保險是否要重新規劃。
規劃一個家庭的基本保障,保發中心提出「家庭需要法」;家庭需要法的精神是當事故發生時,為確保遺族生活的準備金總額。此法計算方式是將遺族所需生活費、子女教育費、父母俸養金、在外負債、喪葬費、遺產稅等相加,再扣除既有的資產,所得的缺口即為保險金的規劃依據。

對於如何計算遺族所需生活費,保發中心提供一個公式參考:「目前每月生活費×0.7×12個月×希望保障年數×遺族人數(配偶、子女)」。

在完成基本保障後,隨著生活條件改變,保險也得跟著進行調整。夏銘賢說,有些人已經買了很多保險,接下來是否應繼續投保,必須視需求而定。

【2006/02/15 經濟日報】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投資型保單費用結構透明,但還是有消費者認為保單首年「費用率」太高,尤其是透過銀行管道銷售的投資型保險,常有費用率糾紛,金管會打算要求業者進一步揭露。
投資型保單與傳統壽險最大的差別,就是費用結構完全透明,消費者買傳統壽險,大概從來不知道自己所繳的保費當中,有多少是壽險公司的「費用率」(即佣金、人事成本、房屋租金)等,但是買投資型保單,保戶應可以充分了解。

但目前很多透過銀行銷售的投資型保單,可能因為第一線銷售的理財專員解釋不清楚,還是會有投資型保單費用率的糾紛。最近就有一名消費者,在購買投資型保單後,發現自己第一年所繳保費的85%,竟然統統都作為費用,一狀告到金管會。

金管會保險局在了解本案後,上周已請銷售投資型保單的前五大壽險公司開會,金管會可能要求壽險公司,未來不管是透過什麼管道銷售,都應充分揭露費用率,並希望壽險業儘量壓低投資型保單「首年」度費用率。

到底投資型保單的費用率收多少?壽險業者解釋,若與傳統壽險保單相比較,投資型保單所收取的費用率已經很低,因為傳統壽險保單的費用率,可能一收就是20年,但投資型保單的費用率,最多收6年。

假設購買一張「傳統型終身壽險」、繳費20年,目前大部分壽險公司的做法,都是會收滿20年的費用率,亦即每一年所繳的保費中,大概有18%到20%都是費用率,假設每一年費用率是收保費的18%,20年下來,這名保戶所繳費用率,就是全部保費的360%。

但如果是買一張具「終身壽險」性質的投資型保單,目前這類保單多為「變額萬能壽險」;大多數壽險公司會在購買的第一年,收最多的保單費用率,例如收保費的80到90%,但從第二年起就降為20%左右,因此,六年下來,大概收總保費150%左右。

換句話說,傳統壽險收取的保單費用率遠高於投資型保單,但因為傳統壽險不用揭露費用率,因此,消費糾紛反而少。

【2006/02/14 聯合報】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記者梁任瑋/台北報導

在台灣才剛起步的不動產售後租回(sale & leaseback),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且非常成熟。
美商LaSalle Investment Management兩年前就以2.7億港元收購香港利豐物流中心,並繼續出租給利豐集團旗下從事物流業務的IDS Group,該成交案也成為當時不動產巿場上最大宗的工廈地產個案。

日本日產(Nissan)、三菱總部大樓、韓國家樂福分店,也都在幾年前以售後租回的方式處分,顯見透過售後長期租回方式買賣物業,已成為知名集團,將資產負債表內的房地產轉化為現金的主要方式。

外商商仲業者指出,售後租回投資報酬率還是與不動產地段、類型有關,通常投報率高低順序由低到高,依序為辦公大樓、購物中心、工業廠房、旅館,如辦公大樓因為替代性高,一般投資報酬率只有5%至6%,比特殊用途的不動產還低。

【2006/02/13 經濟日報】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社論2006.02.13  中國時報
印度最近成了執政當局重啟南向政策的另一個新希望,並有意以之做為分散向中國過度傾斜的主要槓桿。日前才剛成立不久的台灣印度協會,名義上雖標榜是為拓展印度市場為主的社團法人,但從會員成員遍及府院黨政高層,乃至多位民間重量級人士皆受邀參與的背景下,不難看出官方確是有意藉著營造一股「印度熱」,來實踐「全球化不等於中國化」的論述。
對台灣而言,注意印度的崛起絕對沒有錯,印度確實是另一片新天地,蘊涵了無窮的機會與可能,但機會的另一面也可能意味著是風險與陷阱,執政當局如果不希望再重蹈過去南向政策的覆轍,恐怕需要更多的理性研究與縝密評估,切忌操之過急,如果心中只想著怎麼扭轉台商過度的大陸熱,反而很有可能讓自己陷入進退失據的境地。
印度的經貿實力這兩年會開始受到注意,不諱言與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於二○○三年十月公布的BRIC Report有關,該報告將印度與巴西、俄羅斯與中國並列為從現在到二○五○年四大最具發展潛力的「金磚四國」,並預估它們將可在二○四○年以前在經濟規模上,直逼現有美、英、日等六大先進國家。而其中印度的潛力之所以受到矚目,主要在於其資訊服務與軟體產業從上世紀末開始快速成長,在高盛公司發表報告時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的軟體出口國,這已經是居世界舉足輕重的位置了。這當中除了與印度政府政策有效引導外,也與美國企業外包密不可分。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在他的「世界是扁平的」一書中,即生動的記述了他在訪問印度的矽谷─邦加洛(Bangalore)時,目睹許多美國企業將諸多對本土顧客的終端服務,直接外包給印度人操作時的驚訝。
根據西方經濟專家的預估,美國經濟目前雖然一馬當先,但未來十五年內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有可能超越美國,但再過十五年印度則可能後來居上。專家看好印度有後勁潛力的原因之一,在於印度人口可望在二○一○年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更重要的是,在全球人口普遍日趨老化時印度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口占多數,這勢必將成為未來全球最大的勞動力來源。因而儘管目前與中國相比,印度在吸引外資、教育普及與經濟開放程度上不如中國,但在政治制度、稅收體制與經濟治理透明度上卻勝過中國,這也難怪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近年都積極與印度擴大經貿合作與戰略夥伴的關係。
因而,台灣現在才注意到印度的重要性,在時序上其實已經有些晚了。別的地方不談,就光中國大陸與印度間的雙邊經貿關係近年來的發展就非常快。一九九一年雙邊的貿易額還不到三億美元,到了二○○四年雙邊的貿易額已經增長到一三六億美元,年成長率約三十%。專門處理兩國經貿與合作的半官方組織「印中貿易中心」(ICTC)早在一九九七年即成立,二○○四年兩國簽署「中印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宣言」,印度對中國的一百二十三種產品降低關稅,去年底兩國在北京召開「中國-印度經貿發展高峰論壇」,預期今年的雙邊貿易額將突破二○○億美元。而且雙方都認為彼此的貿易關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原因是中印貿易額雖然增加很快,但也僅佔中印各自貿易額的一.二%與五%。
除了印中雙邊關係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則是這兩國在東亞經濟整合上的合縱與連橫。印度去年底首度參加十六國的東亞高峰會,並力主東協加三應擴充為東協加六,同時也在到處推銷「泛亞洲自由貿易區」的概念,尋求與中國在亞洲經濟版圖上兩相抗衡的意圖相當明顯。要知道這個過程,台灣是被排除在外的。
從這個總體面向下再來看目前的台印經貿關係,真的只能算是起步。目前的雙邊貿易額截至去年底為二十二.六九億美元,雖較前一年成長了近百分之三十,但僅占台灣對外貿易的○.六七,亦僅占印度對外貿易的○.八七,與已達七百億美元的兩岸經貿額相較,真的是完全不能比。在起步已經晚的情況下,台灣更不能一頭熱,寧可多花點精力在做功課上,特別是在以IT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上,目前已有許多跨國企業進軍印度,有眼光的台商也早就過去布局了。例如友聯的D-Link已經位居印度網路交換器的第一品牌,宏碁的Acer也成為印度個人電腦的前三大品牌,鴻海集團則計劃在印度投資手機生產廠。從這些少數成功的案例中,或許能找出台灣可以佈局的機會在那裡之大戰略吧!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6.02.10  中國時報
以胸襟放下悲情 以勇氣擁抱世界
中時社論


連日來,本報刊出一系列的愛爾蘭專題報導,分別從政治、外交、經濟、社會各層面,詳實呈現「凱爾特虎」的成功經驗。固然,成功的模式不只一種,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成長歷史與資源力量,但愛爾蘭的例子,仍可為台灣帶來一些啟發。

愛爾蘭和台灣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小國,都遭遇邊緣化的壓力,都和鄰近大國有糾葛萬端的恩怨情仇,社會都承載著割裂與悲情,也都面臨著全球化浪潮下的激烈競爭。但不同的是,一九八八年被《經濟學人》形容為「歐洲最後熄燈國」的愛爾蘭,近年來卻異軍突起後來居上,成為西歐最受矚目的成功典範。它最值得台灣省思的,不在於表面的經濟成長數字,而在於能夠以胸襟放下悲情、以智慧開創未來、以勇氣擁抱世界、以關懷凝聚社會。


愛爾蘭位在歐洲邊緣,長期處於強鄰英國的陰影下,北愛之爭造成的社會動盪與政治不安,導致愛爾蘭經濟落後外資卻步。但愛爾蘭島上的人民從太多的傷痛中醒悟到,三十年來高舉悲情與激化對立,不但未能解決衝突,反而植下更多痛苦。愛爾蘭全島人民不願見到下一代繼續活在恐懼中,終身必須扛著沉重的記憶包袱,於是決定放下悲情,一九九八年北愛通過和平公投,二○○五年愛爾蘭共和軍宣布終止武裝鬥爭。如今爆炸殺戮已經遠離愛爾蘭,雖然英、愛之間仍有歧見,北愛族群積怨未解,但至少,大家不必再隨時擔心喪生或失去所愛。

而這不是容易的事,需要見識,需要勇氣,需要意志,也需要對土地人民有極大的愛。當愛爾蘭人決定給和平一個機會時,他們也給了自己和子孫一個光明的機會。

台灣不也一直困在歷史悲情嗎?三十年來北愛死傷不斷,英國駐軍一直到和平公投的前一年都還有人遇狙身亡,但他們還是選擇放下仇恨走向未來。反觀兩岸,情況其實好太多了。半世紀來不曾交火,頻繁來往於交流中,無人傷亡於槍砲下。固然中共的武力威脅與國際打壓,令台灣民眾長期遭受挫折屈辱,但愛爾蘭島上的人都能從未乾的血淚中走出來,兩岸需要跨越的悲情難道更高更難嗎?那樣的仇恨都能放得下,兩岸的人民難道沒有同樣的勇氣、胸襟與智慧?為什麼不能也試著給和平一個機會?

當然,兩岸強弱之差更甚英、愛,雙方體制也截然不同,但誠如愛爾蘭前總理費茲傑羅所說的,持續溝通,不斷對話,是解決歧見的基本法則。大國很難了解小國,小國卻必須了解大國,並尋求與其相處得宜的方法,以求生存。這是務實之道,也是對國家利益負責任的作法。兩岸關係與台灣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作為被壓迫的小國,台灣必須懂得如何與對岸相處,也必須靈活務實地因應外在環境,為未來開創最大機會。這中間,不應該被意氣用事蒙了眼,不應該被歷史悲情綁了腳,更不應該被政治人物自私自利的煽動挑釁耽誤了機會之窗。

愛爾蘭知道自己小,所以更加積極了解世界,努力尋找並掌握機會,不當井底之蛙。他們發揮外交手腕,藉著歐盟舞台為自己創造國際角色;他們致力教育,讓人才成為國家躍升的動力;他們選擇適合的重點產業,抓準利基創造了凱爾特虎的傳奇;他們堅守傳統價值,以樂觀團結抵擋經濟起飛對社會的衝擊。

台灣其實擁有更優秀更勤奮的人民,只是這些年來政治不安定帶來社會動盪,意識形態及選舉掛帥的政策又導致自我封閉,台灣各層面的力量沒有集結起來,也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與方向,甚至還經常相互糾纏抵消,整個國家充滿了負向的混亂、自私、短視、膽怯、猜忌與愚昧,正向的關懷、開朗、誠信、勇敢與遠見,被壓抑在陰暗之下出不來。這是為什麼外國對台灣的評價都還不錯,台灣人自己卻焦慮徬徨,因為我們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而一個負向能量當道的國度,是不可能讓人民有理由相信明天的。

但未必非要如此不可,只要有擺脫包袱不讓悲情延續的決心,我們馬上可以在台灣社會找到攜手共進的溫暖;只要有打破懦弱開創未來的勇氣,我們馬上可以在現實中看到無限機會。這都不難,因為這些力量原本就存於台灣,不要因為有些人靠著悲情化的台灣換取政治生命,就讓台灣忘了自己原已擁有的飛翔羽翼。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7 Tue 2006 23:28
  • 夢想

夢想
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有的是人生大夢,是終其一生要達到的境界,通常與事業、志業有關。像29歲的葉繡華,從一個撿馬糞的女孩,到擁有馬場;34歲的李芸嬋,從月薪兩萬的買便當助理,到新銳女導演……。
有的是生活小夢,在事業之外,渴望追尋人生的平衡。像律師羅明通,循著當年達爾文的南美航行路線再走一遍;台灣惠普董事長何薇玲,每週不間斷的練習聲樂……。
他們為了讓夢想成真,有計畫、有系統、有紀律的實踐。不過,像他們這樣努力圓夢的人並不多。根據美國最新調查顯示,只有15%的人有達成夢想的步驟。換言之,85%的人都只是在「做夢」。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做了結論:「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怎樣怎樣……』。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你的夢想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新的一年,設定你的夢想,寫下你的方法,開始圓夢!

文●李盈穎
掌握10守則 離夢想更近
圓夢秘訣》訂出目標、具體規劃、強制實踐
你的夢想是什麼?…,有些人要想一想,甚至還答不上來。
或者,換個方式問,你心裡有什麼渴望?
對生命沒有渴望,沒有夢想的人,可能晚上一到,就習慣坐到電視機旁,或呼朋引伴去唱KTV、毫無節制的刷卡購物,打發時間,同時,也打發掉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人生,就像是《聖經》上所羅門王所說的:「人的一生不過七、八十,但其中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如果不甘如此,從現在開始,請發掘心裡的渴望,找出你的夢想。 而夢想,根據其目的又分成兩類,一類是人生的大夢,是終其一生要達到的境界,通常與事業、志業有關。
另一類則是生活的小夢,是在事業之外,渴望追尋人生平衡的夢想。
然而,有了夢想以後,能成功逐夢者卻屬鳳毛麟角。無法圓夢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 缺乏聚焦的目標
二、缺乏行動力尤其人生大夢,其圓夢難度更高。
夢想,是想做的事現在就去做
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沒有目標,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採取任何步驟。」目標需要聚焦,譬如,如果你想「經營一家年營業額七千萬、獲利率三○%的公司」,就比「我要開一家賺錢公司」來得聚焦。有了聚焦目標,才能進行後續規畫。規畫,則必須是行之有效的細節計畫,包括:
一、蒐集資訊
二、依八十/二十法則列出重要的事
三、以週、月、年計畫查核是否達成 目標、規畫確立後,行動就必須立刻展開。

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在三十年的顧問生涯裡接觸過至少一千位經營者,有些企業領袖總愛談論退休後的夢想,但大前研一非常確定:「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能完成夢想。」因為,這些人都總是延後想做的事。
因此,他的結論是:「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怎樣怎樣……』。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
根據美國職涯線上顧問公司Think-TQ.com,在二○○五年十二月針對三萬名美國人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二六%的人,為自己的夢想設定了「可以達成的有形目標」;只有一五%的人,把夢想可以「具體化的細節」一一寫下來;只有七%的人,「每天都做了讓自己離夢想更近一步的事」,換句話說,多數人即使有夢想,都還停留在做夢階段。這個調查是根據思想大師如彼德斯(Tom Peters)、柯維(Thomas Covey)及杜拉克(Peter Drucker)等人共五十本著作,歸納出其設定人生目標的模式後,將其濃縮成十條「如何讓你更接近你的夢想」的規則。如果你無法做到這十條規則,「只會讓你離夢想越來越遠」。這十條規則如下:
一、你必須設定可以達成的有形目標。
二、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你主要的興趣或你扮演的角色中,至少都設定一個你想完成的目標。
三、把夢想和你生命中的熱情相結合。
四、設定能引燃你的熱情或能激發你行動的夢想。
五、把你的夢想所有可以具體化的細節一一寫下來。
六、無條件為你的夢想奉獻一切。
七、和其他類似的人一起分享你的夢想。
八、為你的夢想設定每天、每週、每月及每年應完成的目標,也設定什麼時候要開始做,什麼時候要驗收這個夢想。
九、每天花十分鐘想一下,當你的夢想真的實現時,你會有多爽!
十、每天至少都要做一點「讓你離你的夢想更近一步」的事!
古往今來,人們的夢想往往死在「放棄」手上,毀在「嘲諷」腳下,被「困難」打敗,遭到「拖延」的溺斃。越大的夢想,越可能遇到挫折。這時,你會需要實踐夢想的「六力」,分別是:認知力、執著力、勇氣力、紀律力、專注力、孤獨力。
夢想,只留給一心想贏得的人
一八七八年,萊特兄弟十一歲時,因為收到父親贈送會往上飛的玩具,而對人類的飛行產生了夢想。在當時,沒有人相信人類可以像鳥一樣,在天空翱翔,萊特兄弟的夢想,幾乎是痴人說夢。然而,他們當時卻立下志向,找資料、向國際學術機構去信詢問、試著打造不同類型的滑翔機,剛開始從一‧五公尺的機翼試起,逐漸加長為五尺、七尺。終於,在一九○ 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上午十點三十五分,「飛行者一號」飛機,靠著機器自身的力量,在天空飛行了十二秒,前進了三十七公尺。這短短十二秒,是人類史上動力飛行的第一次成功。這改變人類一百年的偉大事蹟,背後卻是源自於一個年少的夢想,與二十五年不停歇的研究,與一千多次的試飛。
夢想,就像幸福的青鳥,只留給一心想要贏得的人。

lop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